新闻动态
2025-04-15 05:14 点击次数:58
隋唐年间,中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风云诡谲,三个国家在此地区呈现三足鼎立的势头:高句丽盘踞中国东北边缘及朝鲜半岛北部;百济位居朝鲜半岛西南;而新罗则位于东南,三国关系微妙,时有时敌,混战不休。同时中原王朝也密切关注着该地区的地缘状况。
对于中原王朝来说,高句丽是绝对的心腹大患,其军力强盛,严重威胁北境安全,隋唐两朝君主为了伐高丽不遗余力。后来新罗与唐朝结盟,而高句丽则和百济勾搭起来,645年,唐王朝派遣大军攻伐高句丽,而此时百济则在打新罗,新罗向唐朝求援,然而此时唐朝突发状况——唐太宗去世,暂时没有余力处理此事,继位的唐高宗只是发文“强烈谴责”百济,并没有出兵。
百济见唐军没有干预,大受鼓舞,再次联合高句丽打新罗,655年,在联军打击下,新罗连丧三十多城,被迫再次前往唐朝求援,此时唐朝看不下去了,决定派兵东征,干涉战局。
展开剩余74%当时的唐军战斗力非常凶悍,660年,唐朝名将苏定方统领13000大军,海陆两路讨伐百济,新罗迅速派兵配合,当年7月,百济被灭,苏定方留下郎将刘仁愿等驻守百济王城,自己带着俘虏回国;唐朝为巩固影响力, 再派刘仁轨带兵前去支援留守唐军。
但这不意味着事件的结束:百济残余势力还在顽强抵抗,他们守着最后的据点周留城;而当时百济也有后台,他的后台就是海对岸的日本!当时日本在朝鲜半岛南部也存在着强大的影响力,其主要盟国就是百济,事实上百济和日本的王室都是互相通婚的,可以说是兄弟之邦,日本听闻百济出事,迅速出兵!
日本对此战极为重视,661年正月,日军天皇亲征,发兵数万协助百济复国。只不过当时的齐明天皇在行军中突然病死在九州,于是只能让将军带着部队继续出征了,9月,日军前锋护送百济王子抵达周留城,正式加入战局;同时高句丽也开始发难……
此时战局一片混乱:北线,唐军和高句丽军对峙;南边,日军和百济残余势力占了上风,唐朝——新罗联军压力很大,而且百济与唐朝并不接壤,唐军得到支援很慢,只能困守孤城;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:百济残余势力突然内乱,这真是自乱阵脚。
日本实在是无奈,只能再次派兵增援,663年8月初,日本援军将至,百济慌忙派部队前往白江口(今锦江口)迎接“皇军”,可这却让周留城附近的守卫力量再次受到削弱。唐军则苦尽甘来:唐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统帅的七千援军已经赶到,唐军转守为攻,周留城附近的百济地盘被陆续蚕食,唯有任存城地势险要,为周留之扼口,此地守军颇为强悍,唐军围攻一个月依旧不曾攻克,周留城虽暂时保全,但也摇摇欲坠。
唐军统帅刘仁轨没办法,想打周留城只能换条路了,他决定换水路出战,其亲率唐海军驶向白江口,企图溯江北上进逼周留,但这时候意外出现了:日本海军这个时候也恰好到了白江口,历史记载:“倭船千艘,停在白沙,百济精骑,岸上守船”。
久经战阵的刘仁轨立刻布阵,170艘唐军战船按命令列出战斗队形,可日本人坐不住了, 663年8月27日上午,日军冲向唐军水阵,挑起战事……
此时唐军是世界上战力最强的部队,其战船坚固而高大;而日军战船工艺水平很差,双方一接战,日本海军立刻碰得头破血流,于是,日军指挥官决定派剩余力量冲击唐军,掩护前军撤退。
结果日军再次被唐军痛打,唐军训练有素,直接改变战术,左右包抄,将日军船队包围了,日本海军400多艘船只东倒西歪挤在一起,而唐军则不断将火箭,火球等射向日军阵中,日军兵败如山倒。
此战为历史上中日两军的第一次对决,唐军一日之前焚烧日军战船400多艘,烧死日军一万多人,战力之强悍给了日军极大震慑;日军慌忙逃回本土,近900年再不敢出兵朝鲜半岛,而百济残余势力很快也被消灭,高句丽撑了几年之后,也被唐军攻灭。
作者:云帆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最新送彩金的娱乐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